网上科普有关“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力帆妖娆,老尹逍遥。”
尹明善的“逍遥梦”,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
13日晚间,*ST力帆发布公告称,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调查,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无关,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不产生影响。
奋斗半生,命运终究还是给耄耋之年的尹明善,开了个大玩笑。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传奇人物”,?八旬尹明善为何会走到如此境地?在尹明善陷入危机之际,力帆又将何去何从?
1、“阶下囚”到“座上宾”
“从前的阶下囚,而今的座上宾”,是尹明善昔日的一句自嘲。
在重庆,很多人都熟知尹明善的创业故事,他的名气可能不亚于重庆籍明星陈坤。他在1950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直到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后才彻底获得自由。
接下来的十多年中,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尹明善开启“暴走”模式的十年。
他的角色先后有英文翻译、电大老师、民营书商、报社编辑等,1992年他进入摩托车行业,开始创业。上世纪80年代,重庆摩托车制造企业崛起,重庆人称其为“摩帮”,而“摩帮”的“带头大哥”,则是尹明善。
2003年,是尹明善一生的高光时刻。
在这一年里,他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2007卸任),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成为副省级高官的民营企业家。与此同时,65岁的尹明善也开始谋划进军汽车业。
为什么力帆要在此时选择进入?尹明善说:“随着国家的富裕,会越来越兴旺发达。但是当更富裕的时候,摩托车的销量会下降,真正都会买家庭小轿车,世界的经济发展很有证明”。
宝马就是从摩托车起家的,本田、铃木、起亚也都是沿袭这条路,而力帆的“转型”,也是借鉴先辈的发展路径。
由此,当摩托车行业日薄西山时,尹明善带着力帆股份调转船头,迅速加入汽车大军。
2005年12月,力帆拿到了轿车生产批文,两个月后,旗下第一辆轿车力帆520正式上市,尹明善在新车发布现场赋的一首诗:“当年追车儿,今朝造车人。恍然如梦中,幸运中国人”。
2010年11月25日,力帆在沪A股上市时,尹明善称那是他这么大岁数收到“最好的礼物”。
而力帆成功上市,也让尹明善成功登顶重庆首富的宝座。这一年他72岁,身价超过110亿。然而,在此之后,尹明善和力帆狠狠地摔了一跤。
2、“山峰”到“谷底”
2013年,尹明善提出力帆要进入新能源领域,希望通过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
这个节点开始搞新能源,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来说算是比较早的。
随后的发展也相当顺利,2015年力帆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过万,并且还准备推出纯电车换电服务,力帆汽车似乎成功“转型”并找到了新的发力点。
当力帆迈步在转型路上时,打击也来得猝不及防。
2016年10月,力帆汽车被财政部宣布涉及新能源车“骗补”,并取消了力帆当年财政补助资金预拨的资格。
“骗补”的标签就此贴上了力帆,在某种程度上,也贴在了尹明善的身上。
也就是这一年,力帆首次出现了亏损,相比2015年净利润暴跌335.85%?。
2017年,尹明善在“新力帆?新征程?力帆轩朗/力帆X80上市发布会”上正式宣布退休。而力帆则在不断变卖资产中稳住了局势,亏损有所下降。
不过,从2018年起,力帆的亏损开始逐年加大,也再次大量抛售资产,换取现金维持公司生存。
力帆先是卖掉了拥有年产15万台乘用车的生产基地,获得33.15亿元,尔后又向车和家出售自家其中一个造车资质,得到了6.5亿元的收入。
若不是被逼到绝路,谁会愿意卖地、卖资质?
造车事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中途摔倒是常有的事。只不过,力帆这一跤摔得太狠,本应解甲归田的尹明善也不得不重新扛起大旗,去拯救他一手创办的企业。
3、“希望”到“无望”
“一个企业永远都会有困难,但一定要咬牙克服坚持”。
今年5月,在力帆股份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82岁的尹明善现身坦言道。
而正当外界都以为尹明善会重掌大权时,他却意外地选择将长孙女尹安妮推向台前。
据资料显示,这位1995年出生的尹家三代于201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专业,目前仍为在读研究生,专程休学一年以熟悉公司业务,现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
但外界对尹明善此举多有猜疑,甚至质疑其是一种危情处置的操作手段,或者安排家族继承人上台更方便对接事务和沟通。
“尹安妮背后肯定有尹老爷子亲自出马的身影,但即使如此也很难将力帆救活。”业内人士多以此认为“如今唯一可能的除了力帆原有的摩托车领域外,看是否能寻找更多的新机会。”
幸运的是,力帆并未陷入彻底的败局。
今年8月份,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同时面向市场进行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9月14日,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就以联合体身份向力帆控股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9月底,上述投资人被正式确定为意向投资人。
据悉,吉利迈捷是吉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而与吉利形成联合体的另一主体为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大股东为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且隶属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也就是说,力帆运气很好,吸引到了吉利和重庆政府的相继出手。
不过,力帆虽然找到“白衣骑士”并迎来希望的曙光,但尹明善却不得命运善待。
而从摩托车大王,到追逐造车梦想,再到当下遭遇“调查”,尹明善或许也想不到自己会走到当下这般艰难境地。
毕竟商业终究是一场游戏,虽然充满了各种可能,但成败却早已埋下伏笔。
尹明善,力帆汽车的创始人,亲手将力帆打造成A股第一家上市的民营车企,却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从巅峰快速坠落。而在力帆迎来转机之际,这位82岁的白发老人却突生曲折。
或许,尹明善除了叹息一声“命运无常”之外,只能徒留一生遗憾了。
4、功夫拍案
2020年8月初,尹明善的随笔集《芭蕉飕飕》出版。
尹明善在自序中采用了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其中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尹明善,朝花夕拾,娓娓道出这句人生感悟,既是随笔,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某种感叹呢。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在商业的历史长河中,一生跌宕起伏的尹明善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企业家。
而他和他的创业故事,必将是一本厚重的励志传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又一资本系坍塌了。
辉煌时市值超过500亿的“银河系”,早已自顾不暇。ST天成(600112.SH)、*ST银河(000806.SZ)这两个“银河系”上市公司平台,在一系列问题的重压下,如今是艰难度日。
其中,ST天成继2018年之后,于2020年7月8日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ST银河则是继2011年领行政处罚之后,于2020年6月也再领来自中国证监会广西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至于“银河系”实控人潘琦,则继2011年被证监会认定为市场禁入者、10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之后,再于2020年6月被“追加”10年的禁入市场期。
2019年巨亏8.46亿元,2020年一季度续亏2628.59万元的ST天成,近日并不好过。
7月9日,ST天成对外宣布,因存在被控股股东银河天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银河集团)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以及未履行审批程序提供担保等违规情形,2020年7月8日,公司、银河集团、实际控制人潘琦以及相关当事人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公司、银河集团、潘琦及以及相关当事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银河集团、潘琦及以及相关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
很显然,这又是一家被控股股东拖入泥坑的公司。资料显示,银河集团持有ST天成18.34%,另天眼查显示,潘琦持股银河集团52.27%,系ST天成实控人。
据悉,ST天成自2019年4月23日首次披露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事项至今,一直在持续对相关违规事项进行全面排查,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涉嫌的资金占用规模、形成时间、占用原因、占用过程进行详细查证。截至2020年6月29日,ST天成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发生总额为51280.82万元,截止2018年末资金占用余额为26023.27万元,截止2019年末资金占用余额为31153.07万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资金占用余额为31153.07万元;ST天成违规担保总额为45133万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违规担保余额为11180万元。
对此情况,控股股东方面也承诺将通过多种方式尽快解决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但目前ST天成控股股东正在筹划解决相关违规问题,具体方案细节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关联方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的完整性及坏账计提准确性事项还形成了保留意见。上市公司方面也因为存在被控股股东银河集团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以及违规担保的情形,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4.1(五)条规定经公司向上交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9年5月24日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
2020年6月29日,ST天成还发布了“防止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管理制度”,足见问题的严重性。
ST天成已是监管部门“回头客”名单的一员。2018年1月,ST天成就曾收到过一次立案调查通知书;2018年11月,ST天成面对过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有关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公司当时被认定构成了虚假记载行为。也因此,中小投资者还奋起索赔,据ST天成披露,截至2020年5月27日,公司共涉及505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诉讼金额共计人民币8368.43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86%,也搞得ST天成焦头烂额。
虽说ST天成一再强调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但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的业绩显示,其主营也是一地鸡毛。针对2019年亏损,ST天成自己分析的原因主要是受电气设备行业政策和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产品产量、销量、销售均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因此营业收入、毛利率大幅下降。另外公司多项逾期债务涉及诉讼,导致现有债务融资成本增加,致使当期财务费用支出较大、利润亏损幅度较大。
说起来,ST天成被市场称为“银河系”的上市公司平台,就因为在同一大股东旗下,尚有另一家兄弟公司*ST银河。目前来看,*ST银河的日子也不好过。
首先看业绩,2018年*ST银河亏损7.06亿元,2019年亏损11.53亿元且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也因此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0年一季度,*ST银河又亏损了838.19万元,最新情报显示,*ST银河预计2020年上半年将亏损350万元–500万元,如果2020年年度审计的净利润再为负数的话,*ST银河在披露2020年年报之后,将被实施暂停上市,保壳迫在眉睫。
与ST天成一样,*ST银河也同样存在对外担保和资金占用等情形。据公司披露,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为44460.33万元,违规担保余额为169022.81万元。银河集团的反馈是,正在协商避免执行上市公司资产;正在加大资产处置力度;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债务结构,优先解决占用*ST银河资金及涉及违规担保的债务问题;针对违规担保也正在配合上市公司及律师团队开展应诉工作。
目前情况是,银河集团已然把自己玩“残”了,除了持股被反复冻结、资产难以自由处置变现、受诉讼影响无法吸收新的外部融资等之外,因未能偿还债务,银河集团的持股已两度被司法拍卖,累计拍卖数量达6586万股。公开信息显示,银河集团持股*ST银河41.07%。
*ST银河也没有闲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大股东”的措施,比如与债权人、法院、政府等沟通,并向相关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及执行复议,争取协调各方停止或暂缓执行公司的资产或子公司股权,以避免公司资产流失;比如重点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以及用章管理力度,密切关注和跟踪资金使用动态,严防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再次发生;比如通过诉讼“守”住资产,*ST银河目前已通过法律手段免除了公司27865.71万元的担保责任。
当然,对大股东来说,最为“致命”的还是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2019年1月,*ST银河就被立案调查;2019年11月*ST银河、银河集团等相关当事人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广西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0年6月,*ST银河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广西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其中内容显示,因*ST银河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信息、未按规定披露银河集团所持银河生物股份被司法冻结事项等情况,监管层决定对*ST银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潘琦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时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徐宏军和唐新林、时任董事刁劲松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张怿给予警告,并处以25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常务副总裁叶德斌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对时任高层卢安军、王肃、刘杰、朱洪彬、宋海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对时任高层陈汝平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对时任监事蔡琼瑶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更为严重的,监管层还对潘琦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徐宏军、唐新林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刁劲松、张怿分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巨潮咨询中搜索发现,*ST银河 历史 上也两度被行政处罚,除了此次之外,*ST银河在2011年6月10日还收到过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书》,当时被认定的违法事实是虚增2004年销售收入17942.7万元,利润6931.87万元;虚增2005年度销售收入3475.76万元,利润795.16万元;隐瞒关联方资金往来事项;隐瞒对外担保事项;隐瞒银行贷款事项;未能及时披露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财政部广西专员办检查和被地方政府处罚的情况。
耐人寻味的是,也就在2011年,证监会认定潘琦为市场禁入者,自2011年5月25日起,10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同时被认定的还有姚国平,7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没想到,上一个10年禁入时限还未到,潘琦就又领10年新罚单,这在A股市场也算是罕见。
潘琦作为“银河系”的掌门人,依托银河集团,手握ST天成和*ST银河两家上市公司平台,甚至一度还收获过市场的热捧。网上资料显示,潘琦生于1963年,成都人,在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完成本科与硕士学业,随后前往西南 财经 大学,于199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次年,潘琦前往海南并成立北海通台经济发展总公司(下称北海通台)。
而*ST银河,就是1993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桂体改股字[1993]57号文批准,由北海通台、北海银滩国家 旅游 度假区招商中心、广西建设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北海办事处、海南南华金融公司、上海远东银联实业有限公司海南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至于ST天成,其前身长征电器在2002年出现巨亏,原股东考虑股权转让,也正是这个契机被潘琦敏锐发现,并于2003年火速达成转让协议,最终收购于2004年初完成过户,“银河系”正式形成。
原本手握两家上市公司平台的“银河系”正值大展宏图之时,但“银河系”却选择了一条将自己引向深渊的道路,运转至今一片狼藉,两家上市公司平台也并无起色。
再看股价方面,以前复权复盘,*ST银河 历史 高点曾创于2015年,高达31.91元,如今现价1.52元尚不及其零头,市值损失334亿元;ST天成的 历史 高点同样是在2015年创出,高达35.88元,如今1.62元的现价不可同日而语,市值损失174亿元;两项合计,“银河系”这些年蒸发的市值超过了500亿元,令人叹息。
至于投资者维权方面,上海申浩成都律师事务所陈世君律师认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受到过行政处罚,小股东维权都很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关于“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怀萱]投稿,不代表空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kongqi.org.cn/cshi/202502-40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空气号的签约作者“怀萱”!
希望本篇文章《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空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立案调查、面临破产!重庆“首富”为何沦落至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