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 汽车 的智能信息平台将成为下个致胜点, 汽车 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设计和制造已达到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就是信息技术部分,比拼的就是由信息通讯技术为主的智能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在 汽车 行业芯片研发与制造上都远落后后欧美国家,国际 汽车 电子巨头如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占据全球近7成市场。国产MCU同国际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都远不如国外,我国国内主流的MCU还是8位,大约占比50%,16与32位MCU都分别占比20%左右,从这看出国产MCU大部分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领域。另外在自动驾驶领域,芯片巨头都已快速布局了,这些优势是我们没有的。
在芯片的另外一个战场——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主控芯片取代MCU芯片将成为主战场,世界芯片巨头也已嗅到巨大的市场商机。而IGBT芯片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新能源车领头羊比亚迪实现了国产IGBT“零的突破”后,势必将成为这一赛道的种子选手。而回头看看MCU芯片,虽然场景占据优势,但随着 汽车 产业的变革,行业整合将是它们化零为整,重拾信心的必由之路。
汽车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正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特斯拉与英伟达合作失利进而自研芯片,比亚迪分拆芯片业务剑指IGBT,英特尔通过收购弯道介入等等, 汽车 行业将接力手机成为资金风投的终端入口热门战场。 汽车 智能化革命的背后, 汽车 行业的“芯片战争”将在智能 汽车 赛道点燃烽火,这也是5G物联网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打造的车载计算平台,是所有智能功能的基础,这一平台的供应链由少数厂家组成,已比较成熟了。如Mobileye、地平线、英伟达与高通等。特斯拉之所以自研芯片,是因为之前的合作对象提供的芯片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自研打造了HW3.0芯片。从之前与芯片巨头合作,再到特斯拉自己研发芯片,这无疑已占尽了先机。
特斯拉之所以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的位置,最重要就是信息技术系统的优势,这一切都聚焦在车规级芯片上。今年芯片一直是大家饭后的话题,也让我们开始对芯片重视起来,“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今年是我国智能 汽车 迎来蓬勃发展, 汽车 芯片就是下一个战场!特斯拉强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它的优势都来自它的芯片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大家所看到的销量对传统车企的威胁。
特斯拉反应迅速,也是最快入场,从入局到行业领先,特斯拉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些年 汽车 行业的变革,特斯拉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2019年,特斯拉销量一举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也俨然成为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鲶鱼”,在全球总销量中占据了16%的份额,随着特斯拉的发展与价格不断调整,特斯拉在的份额或将进一步上升。对特斯拉来说,产业格局也逐渐趋于成熟,市场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特斯拉掀起的“鲶鱼”效应越来越明显,尽管对我国其他车企有很强的冲击,但其国产率占比不断提高,我国 汽车 相关行业也将受益,然而在核心技术:电机、电控、无人驾驶等方面,国产化率的提升进程依然不明显。这就和马斯克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充满想象力的要求很难在其他芯片巨头得到满足,于是特斯拉拉开了自研芯片的序幕。
华为打造的Hicar智能车载系统,已和国内外30家企业达成合作,支持华为Hicar的 汽车 已经达到了120多款。华为在今年迅速切入 汽车 市场,就是看到了 汽车 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不造车,利用自身通讯技术优势,打造华为智能车载系统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思路快速打开市场。
在今年两会上,有网友或许会发现有个车规级芯片的事被注意到,民革中央今年拟提交关于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与储能发展的提案!毫无疑问,我国的车规级芯片也是一块明显的“短板”,受制于人!在传统 汽车 行业我们从落后跟跑的状态已追平了和发达国家的距离,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汽车 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行业跨越到芯片行业的竞争。
比亚迪已经拥有了从IC设计、功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模组封装测试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多元化布局让比亚迪成为唯一能和特斯拉抗衡的希望,比亚迪半导体公司通过重组,通过多年集中布局IGBT,如今突破IGBT的垄断,已实现在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占据了18%的份额。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IGBT的市场需求量大增,而传统芯片巨头均在MCU赛道上。
对比亚迪来说,已打破IGBT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自主设备、制造的IGBT芯片和模组已实现量产,这意味着我国国产 汽车 在IGBT供应链中占据了除电池外的又一高地,更重要的是,国产IGBT能自制自用,结束了依赖进口的 历史 。
目前,我国在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已经很有实力,但在车规芯片方面才刚起步。要想打破壁垒进军 汽车 电子芯片市场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载系统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以比亚迪、华为为代表。尽管 汽车 电子芯片不需要像消费电子先进的制程,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制造出来,但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还是有难度的。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即将成为新的战场,比亚迪、华为纷纷跑步入场,这场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 科技 战,我国新能源车代表比亚迪能经受住 汽车 行业变革的冲击吗?面对特斯拉的优势,我们更应该重拾信心,虽然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自身优势就是有足够强大的市场,全球 汽车 芯片战争已经打响,我们也已进入了“战斗阵地”!芯片战争对于国内来说才刚刚开始,而智能 汽车 芯片市场或许能让国产芯片开始有立足之地。所谓,路在何方?其实,路一直都在脚下。只要开始去做,一切都还不晚。
1月汽车出行大事件:汽车行业驰援抗疫;特斯拉市值首破千亿美金
华为移动通信5G速率达到了1Gbps
intel公司wifi7速率超过5Gbps
马斯克星链速率几十万用户下终于达到了200Mbps
请问怎么看?
众所周知,wifi也能进行移动通信,而显然5Gbps>1Gbps,所以intel牛逼,华为垃圾。
众所周知,星链也能移动通信,而十年后星链能达到能2Gbps,而显然2Gbps>1Gbps,所以马斯
克牛逼,华为垃圾。
总而言之,美国的技术领先一代。
众所周知,美国的平均网络带宽小于中国,价格却高于中国10倍。而能用更先进的技术提供更差的
服务但收更贵的价格,这足以证明美国远强于中国!
我刚接触计算机那会认为Intel是一个硬件公司,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觉得Intel和AMD最大的区别就是Intel是一家解决方案公司,不仅是硬件,还是软件公司。
这个改变是从Intel收购McAfee开始的,再到后面Intel有自己的固态、显卡,还有一堆IoT物联网、
云、边、端全生态方案的结合。
Intel不仅仅是卖CPU,卖GPU
对,它家现在还有独显了
Intel做网卡很早。
一、Wi-Fi? 可以满足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时延、提升的可靠性和更大的容量。Wi-Fi 7 充分利用了全新
功能,包括尚未授权的6GHz频谱中更宽的320MHz信道、更高阶的4K QAM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技术
、通过多链路操作跨多频段的并发连接,以及通过多资源单元穿孔技术 (puncturing)提高的信道
利用率。
不过说了那么多还是那句话,Wi-Fi 7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我们国家的6GHz频段分给移动
网络了,也就是手机使用了,而路由器没戏。?
没戏的意思就是你买了Wi-Fi 6 E或者Wi-Fi 7的路由器和网卡也只能当WiFi6来使用。
可能你把路由器设定为美国地区可以启用Wi-Fi 6e,但是国内的网卡屏蔽了,接受不了6GHz的频
谱,除非你买的是一颗原生销售到美国的网卡,还得安装英文版的系统。
我觉得国内的市场还是基于40MHz的多空间流更有意义,虽说40MHz的Wi-Fi 6也就600Mbps的
速率,折合损耗差不多400Mbps左右,但是这个速度体验很好了;而原有的AX3200或AX5400可
以由4个5GHz的空间流变成8个空间流,支持更多的设备高速联网,才体验更好,成本更低。
一味的堆高160MHz、320MHz的频宽,除了那么1%的需求,真的没什么太多作用。
二、而Wi-Fi 7支持320MHz频宽,相对160MHz翻倍,所以速率即为4804Mbps,所以Intel和博通说超过5Gbps是这么来的。
这里Intel和博通的首秀是指Intel提供的笔记本平台和Intel无线网卡,而同时Wi-Fi 7支持 4K QAM,如果你的终端也支持4KQAM那么这个速率还可以提升20%,所以4804*1.2=5764.8, 一般叫5800Mbps,基于博通方案的路由器实现的
无线连接进行极限测突破了5.08Gbps即406.4MB/s,和理论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这个结
果已经很不错了。
Intel作为CPU结合主板有自己的平台,比如B660和Z690这样的,主板和CPU有必然的关系,但是
Intel又不仅仅于此,因为Intel的产品线非常多,所以Intel自己有一套工具,比如我这里就给大家推
荐一个Intel的英特尔?驱动程序和支持助理,它的英文叫Intel? Computing
Improvement Program,顾名思义就是结合Intel的CPU和平台,我帮你提供最新的驱动支持,
这里的驱动不限于Intel的产品,比如你安装以后启动打开是网页。
三、平日里都是后台,没有任何流氓行为,占用资源极低,有更新会提示,通过网页就可以更新安装到最新的驱动,当然可能有竞争协议之类的它不会负责给你更新AMD和NVIDA的驱动。
但主要的更新就是Intel的核显和网卡两个部分,而且你安装这个以后你会发现Intel经常给网卡和显
卡更新驱动,可以说更新频率非常高,大部分更新都是优化。
这也是为什么Intel网卡的兼容性那么好,很少出现断流之类的情况,而类似于大螃蟹网卡 一个老
bug估计到现在都不会给你通过驱动来解决。
四、现在国内100MHz带宽的5G,新闻里外场实测能到1.8GHz。我们自己去年测试到过1.6,比较稳的
是1.4。都是商用机。不是实验室专用机哦。
这是最高只有256QAM的5G,每符号8bit,4K QAM,调制效率应该是每符号12bit。多50%。
只能说这次测试不太优秀啊。无论是天线数,还是干扰抑制能力还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那个结
果:太慢了。
毕竟宣称30Gbps。拿出来的产品好歹先来个50%展示吧。
还需要努力。
自动驾驶芯片哪家强,这家中国创业公司竟然说自己超越了特斯拉
[?亿欧导读?]?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驰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特斯拉国产Model?3交付;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作者丨钱漪
编辑丨郝秋慧
为方便大家了解、回顾1月汽车出行产业发生的大事件,亿欧汽车按照传统车企、新造车企和科技企业等不同类别,对当月大事进行了整理。
2020年1月,各大车企纷纷交出2019年期末成绩单。奔驰全球销量达245.6万辆,连续9年刷新纪录;福特2019年在华销量跌26.1%,仅56.79万辆;沃尔沃汽车2019年在华销量超70万辆,同比增长9.8%。另外,自主品牌销量呈总体下滑态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1月中旬蔓延,形势日益严峻,众多企业表达了共度时艰的态度,并用实际行动贡献力量。二十余家中国传统车企、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企业、汽车经销商、汽车养护品牌、核心材料企业等汽车行业上下游都伸出援手,或捐钱捐物,或出力支援抗疫前线。
受疫情影响,亿欧汽车预计一季度车市大概率将出现两位数的跌幅,对于一些新造车企而言,疾病蔓延导致的融资窗口的延后对其也是雪上加霜。疫情的突然爆发让经历2019年寒冬的中国车市,2020开年或许再受重创。
1月份最受关注的新造车企莫过于特斯拉,1月3日,特斯拉发布消息称,中国制造Model?3基础车价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29.905万元;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国产Model?3,并启动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上同样布局迅速,1月1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特斯拉已经有超过60万辆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的车辆,车辆每天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神经网络创造2千万英里的行驶数据。
美国当地时间1月22日,特斯拉股价涨超555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车企。
科技出行领域,几家欢喜几家忧愁。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嘀嗒出行正寻求至多3亿美元融资,并考虑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滴滴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二手车经纪等;上海市消保委公开约谈“美团打车”,出租车感谢费”模块被迫下线。
CES?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于当地时间2020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各大科技企业争相秀“肌肉”,如腾讯与伟世通、广汽合作量产智能座舱SmartCore亮相。
多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与科技企业宣布牵手,深化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如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宣布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双方携手推出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共同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领域;英特尔旗下子公司Mobileye正式宣布与上汽集团和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合作,上汽集团将采用Mobileye的路网资产管理技术(REM),以推进L2+级别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等。
传统车企
北汽集团发布2019年度经营业绩,产销同比下跌5.91%
1月6日,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北汽集团实现产销226万辆,同比下跌5.91%,位居全国第四位。此外,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
沃尔沃汽车2019年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9.8%
1月7日,据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微信消息,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再创新高,共售出70545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8%。这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连续第六年打破全球销量纪录。
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各持股50%,发展纯电动智能汽车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开发下一代高端电动smart车型,首批纯电动汽车产品将自2022年起投放市场。
上汽集团对外公布2019年销量成绩,同比下滑11.5%。
1月8日,上汽集团对外公布2019年销量成绩。据其公布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19年全年整车销售623.8万辆,同比下滑11.5%。相较国内颓势,其海外成绩喜人,销售整车35万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8万辆,同比增长30%?。
在上半年财报中,基于对全年国内市场的预测,上汽集团将全年整车销售目标调至到了650万辆,相较于年初710万销量目标减少了8.5%。
奇瑞集团公布年销量数据,已完成99.3%
1月8日,奇瑞集团公布年销量成绩单,2019年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74.5万辆,同比微跌0.9%,完成年初75万目标的99.3%。其中,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9%,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泽系列以及捷途系列销量均突破10万辆。
红旗品牌2030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红旗H9全球首秀
1月8日,红旗品牌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020年中国一汽的首场品牌盛典活动。在发布会现场,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公布一汽红旗品牌未来10年的销量目标:2020年达到20万辆销量,2022年达到40万辆销量,2025年力争60万辆销量,到2030年将争取达到100万辆年销量。同时,在本次活动上,红旗品牌也带来了全新车型红旗H9的全球首秀。
上汽集团与Mobileye就深化智能驾驶技术达成合作
1月8日,上汽集团对外宣布,近日上汽集团已经与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并深化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在国内早日落地。
根据协议,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计划携手在中国推广端到端路网资产管理解决方案(REM,Road?Experience?Management);上汽集团自主开发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计划搭载Mobileye最新的视觉芯片;双方共同开展L3-L4级别的智能驾驶项目研究合作。
奔驰全球销量达245.6万辆,连续9年刷新纪录
1月9日,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官方消息称,2019年,奔驰与smart品牌在全球合计销量达245.6万辆,同比微增0.7%,连续9年刷新年销量记录的同时,连续4年霸占全球豪华车销量榜第一的宝座。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K?llenius)表示,在移动出行变革的大背景下,奔驰再次取得好成绩,体现了客户对奔驰的强烈需求,印证了奔驰品牌的价值,“通过对新科技、可盈利性销量增长方面的投入,我们将为品牌在碳中和出行时代成为可持续豪华主义的先锋、持续引领全球豪华汽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福特2019年在华销量跌26.1%,仅56.79万辆
1月13日,福特汽车公司公布了2019年在华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福特汽车在华销量为56.8万辆,同比下降26.1%。其中,2019年福特汽车第四季度在华的销量为14.6万辆,同比下降14.7%。自2017年起福特汽车在华销量连续三年下滑。
标致家族计划增持PSA-FCA新造车集团的股份
1月13日,据路透社消息,在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后,标致家族将持有新造车集团6.2%的股份,并计划尽快增持股份。上月,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就一项500亿美元的并购达成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将在12至15个月内完成交易,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根据协议条款,标致家族只有从法国国有投资银行Bpifrance?Participations和中国东风汽车(Dongfeng?Motors)手中收购股份,才能增持至多2.5%的股份。
起亚2025年前投29万亿韩元推11款纯电动车
1月14日,韩国起亚汽车发布了中长期战略目标“S计划”(Plan?S),提出加速转型升级,逐步建立在未来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包括在电气化、移动出行服务,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按照计划,起亚汽车将在2025年前投资29万亿韩元(约合1730万元),推出11款纯电动车,全球市场(除中国外)占有率实现达到6.6%,环保车销量比重达到25%。起亚首款纯电动车将于2021年推出。
上汽大众与苏宁控股正式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1月14日,上海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与苏宁控股集团正式进行战略合作签约。签约仪式上,双方拟定2020年开50家苏宁汽车斯柯达零售店目标。双方将在全场景、全客群、全数据、全媒介、全产业链层面开展协作。双方联合打造的首家苏宁汽车斯柯达零售店“斯家空间”已在南京江宁万达试营业。
丰田发布全新移动出行服务品牌Kinto
1月14日,丰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移动出行服务品牌Kinto,以专注于汽车共享、订阅服务和自动驾驶等服务,这一全新品牌将被引入欧洲。它是丰田利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在内的新技术,Kinto?One作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租赁系统,将车辆费用、任意保险、汽车税、注册各项费用以及车辆维修费整合为月度固定费用;Kinto?Flex将提供基于订阅的租车服务,并提供“优质体验”;Kinto?Share将在自助服务的基础上使用混合动力汽车。
沃尔沃联手联通推进5G?V2X技术在中国的落地
1月15日,“重新定义5G时代车联网基因———2020中国智能汽车高峰论坛”上,沃尔沃汽宣布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5G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共同推动V2X车路协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大众汽车因柴油车丑闻在加拿大面临1.96亿美元罚款
大众集团发言人证实,1月22日,加拿大检方提议对大众集团(Volkswagen?Group)处以1.965亿美元(合2.583亿加元)的罚款,此前大众集团对数十项违反柴油车排放的指控认罪。
丰田因“高田气囊”再在全球召回36.1万辆汽车
1月23日,据路透社报道,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将在全球再召回36.1万辆老款车型,这些汽车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存在潜在缺陷。
沃尔沃押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1月28日,据彭博社消息,沃尔沃将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赌注,提升其在欧洲销量的占比达25%。其CEO汉肯·塞缪尔森(Hakan?Samuelsson)此前宣布,到2025年,沃尔沃所有在售汽车中一半为纯电动汽车,一半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雷诺任命德梅奥为新任CEO
1月29日,雷诺任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Group)旗下西雅特(Seat)品牌的前负责人卢卡·德·梅奥(Luca?de?Meo)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德梅奥2009年加入大众集团,先后负责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营销与销售工作。
新造车企
国产特斯拉降价,补贴后低于30万元
1月3日,特斯拉发布消息称,中国制造Model?3基础车价从35.58万元下调至32.38万元,同时该车还将享受免征购置税以及国家的补贴政策,补贴金额将达到2.475万元,因此该车补贴后售价为29.905万元,并且首付最低4.5万起。
理想汽车在美申请IPO
1月3日,据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旨在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的IPO计划从去年夏天就已经开始,并且雇佣高盛银行作为此次牵头交易的主要机构。在2019年12月,理想汽车秘密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并表示将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登陆股市。如果一切顺利进行,理想汽车将会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在美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国产Model?3,并启动第二款国产车型Model?Y
1月7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Musk)首次向社会车主交付了在中国本地生产的Model?3,交付仪式在特斯拉位于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举行。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透露,在今年底国产特斯拉Model?3将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同时,马斯克还发布了下一辆国产车型?Model?Y的项目启动。Model?Y车型于2019年3月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特斯拉设计中心首次发布,预计将于未来数月内在特斯拉位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进行投产。特斯拉宣布,位于上海临港超级工厂二期项目正式启动,这里将生产中国版model?Y。
广汽蔚来正寻求15亿规模融资,投前估值15亿
据腾讯一线1月9日消息,广汽蔚来正在进行新一轮15亿元规模的融资,此轮融资主要用于研发、用户运营品牌及渠道维护及营运等方面。广汽蔚来此轮投前估值为15亿元。
腾势新能源汽车注册资本新增7亿
1月14日,据天眼查数据,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生注册资本新增,由原来的50.6亿增至57.6亿,增幅达13.83%。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乘用车、电动车等。该公司是由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股50%。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Hubertus?Troska,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为董事之一。
华人电动车新势力Lucid将生产首批80辆Air车型
1月14日,美国华人创办的电动车公司Lucid表示,在4月份在美国纽约正式发布之前,该公司正在制造首款电动汽车“Air?”的最初80辆车。目前,Lucid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萨格兰德建设电动车工厂,今年四季度工厂将正式启动量产。
特斯拉:已经有超60万辆特斯拉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
1月1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特斯拉已配备完全自动驾驶芯片,该芯片拥有高达60亿的晶体管,每秒可完成144万亿次的计算,能同时处理每秒2300帧的图像。每辆特斯拉有两个芯片加持,可以同时处理相同的数据。目前特斯拉已经有超过60万辆配备“完全自动驾驶硬件”的车辆。
特斯拉市值首次破千亿美元,创美国车企市值记录
1月22日,特斯拉股价一度涨至555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车企。
科技企业
滴滴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二手车经纪、销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6日,滴滴智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咨询、二手车经纪、二手车销售、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等,法定代表人为唐霞。
该公司共有三位股东,分别为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德菲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其中,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为滴滴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AutoX与FCA达成合作,共同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PacificaX
在CES?2020期间,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宣布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双方携手推出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共同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领域。AutoX将其称之为“中国第一款可真正无人的RoboTaxi”。
据计划,捷龙星将于今年在深圳、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投放,成为AutoX试运营车队的一部分。据了解,此前AutoX已在深圳市中心地段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和试运营,并计划在上海推出1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Mobileye宣布与上汽达成合作,将在华提供路网资产管理技术
当地时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英特尔旗下子公司Mobileye正式宣布与上汽集团和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合作。根据合作内容,上海汽车集团将采用Mobileye的路网资产管理技术(REM),以推进L2+级别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至此,上汽集团将成为采用Mobileye路网资产管理技术的第一家中国车企。
腾讯与伟世通、广汽合作量产智能座舱SmartCore亮相CES
当地时间1月8日,由伟世通、腾讯和广汽研究院三方合作打造量产座舱域控制器SmartCore在CES正式亮相。该产品是全球首款使用第三代高通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座舱域控制器,并将在广汽全新纯电平台首款车型Aion?LX上实现量产。
本次量产的SmartCore搭载了腾讯车联TAI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能力,以语音交互为主要方式,可实现高效、情感化的人机互动和车辆控制。同时,SmartCore智能座舱注入了腾讯系丰富的内容娱乐及车主服务生态,并可结合出行场景特征和用户兴趣偏好,实现服务的主动推荐,为用户带来人性化的、极致的数字化体验。
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1月14日,国家自然资源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这意味京东将被允许开展与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采集相关的业务研发。2018年7月,京东宣布推出专注于机器人地图和智能驾驶数据应用的京东地图。
截止至2019年12月,国内仅有22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或厂商。包括四维图新、凯立德、立得空间等8家传统图商。
嘀嗒寻求3亿美金融资,完成日订单200万后赴美上市
1月16日,据彭博社消息,嘀嗒出行正寻求至多3亿美元融资,并考虑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据接近嘀嗒的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嘀嗒已开始在寻求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资金需求是3亿美金。当时按照10亿美金投前估值算,上市地点在美国,不过目前其上市的具体时间还没完全确定。知情人士还称,完成这轮融资后,嘀嗒希望其上市时市值能达到30亿美金,这笔融资主要是为了做大单量,2020年的目标是单量翻倍达到200万单。
美团打车:“出租车感谢费”模块已下线,将进一步评估方案
上海市消保委于1月20日就“出租车感谢费”问题公开约谈“美团打车”。对此,美团打车表示,上线“出租车感谢费”的初衷是考虑到春节期间供需紧张,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就其中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进行沟通,并已第一时间将该模块下线,就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研究。
滴滴出行暂停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多地区部分业务运营
1月24日,滴滴出行发布消息称,“应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将于2020年1月24日12时起,暂停武汉市内的网约车及网约出租车运营,恢复时间以指挥部通告为准。”1月27日,发布《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地区部分业务运营》的通知,滴滴方面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城市的部分业务,恢复时间以当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告为准。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田忠朝
在自动驾驶量产应用上,特斯拉为何能遥遥领先?很多人认为是其强大的软件算法,其实软件算法固然重要,但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感知和决策芯片也必不可少。
在过去PC时代,顶尖的芯片技术一直被英特尔、AMD这样的国外巨头垄断,直到移动通信时代随着华为、紫光展锐的崛起,国内才开始有了与苹果、高通相抗衡的芯片企业。
那么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我们与国外又有多少差距呢?
国外自动驾驶芯片处于什么水平?
目前国外自动驾驶芯片真正进入大规模量产车市场的也就三家:
英伟达
产品注重算力,但同时功耗也大,因此曾被马斯克调侃“性能一样的耗电更高,耗电差不多的性能弱鸡”。
这也直接让伤了面子的老黄决定不再挤牙膏,从橱柜里掏出了?其Drive?AGX?Orin新产品以及Ampere?架构旗舰产品Nvidia?EGX?A100芯片,这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深度学习芯片,7nm制程工艺,算力624TOPS,功耗400W。
基于这枚芯片,英伟达造出了目前世界上算力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方案——Drive?AGX?Robotaxi,算力?2000TOPS,但功耗高达800W,它的出现显然是冲着未来L5全自动驾驶秀肌肉的。
所以目前英伟达的主要实用产品还是Xavier,从小鹏?P7?到沃尔沃、奔驰、丰田的一些车型都在使用。另外如小马智行在美国的电动车队用的是英伟达?Pegasus,用于训练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
而未来可期的是英伟达Drive?AGX?Orin,?200TOPS?的算力超越特斯拉?Autopilot?硬件?3.0,功耗却只有45W,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主机厂新宠,就看什么时候能进入量产应用。Mobileye
芯片产品算力不强但走实用路线,主要用于摄像头的数据感知,而并非中央域处理器。所以在早期的L2辅助驾驶车型市场占主流地位,包括小鹏G3、蔚来ES6/ES?8、广汽新能源Aion?LX都用了Eye?Q4芯片,算力?2.5TOPS,功耗?3W。
但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中央域处理器的作用越来越大,Mobileye的产品就开始有点力不从心而被边缘化,虽然被英特尔收购后称会使用英特尔的?7?nm工艺“打磨”EyeQ5,但Eye?Q5算力依然只有24TOPS,功耗10W,它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只能作为感知芯片处理图像等信息,无法进入“中央”决策层。
特斯拉
先后用过Mobileye、英伟达的芯片,后来嫌弃它们性能跟不上发展,从2016年开始自研芯片。
2019年4月份特斯拉FSD(Full?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芯片正式以量产的形式发布,被马斯克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芯片”,算力144TOPS,功耗72W,能效比2TOPS/W,就目前来说,确实是量产车最好用的自动驾驶芯片。
再来说说国内三家主流芯片企业发展程度
黑芝麻
近日,这家科技创业公司发布了公司成立四年来最重磅的产品,两款自动驾驶感知芯片华山二号A1000和A1000L(Lite)。
其中A1000使用台积电16nm工艺制造,算力40-70TOPS,功耗8-10W,从性能来看,它对标的将是特斯拉FSD和英伟达Xavier芯片。但是从能效比来说,A1000优势更明显。
特斯拉FSD算力144TOPS,功耗72W,能效比2TOPS/W;英伟达Xavier算力30TOPS,功耗30W,能耗比1TOPS/W。而华山二号A1000单芯片能效比超过6TOPS/W?,双芯片叠加组成的域控制器能效比也超过5TOPS/W。
而且它的自由组合度极高,根据黑芝麻给出的计算平台方案,?
单颗A1000L芯片适用于低等级级ADAS辅助驾驶;
单颗A1000芯片适用于L2+自动驾驶;
双A1000芯片互联组成的域控制器可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
四颗A1000芯片叠加可用于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
虽然用于L3/L4的方案看起来有点夸张,但从官方这介绍来看不可否认,这款芯片符合AEC?Q-100、单芯片ASIL?B、系统ASIL?D汽车功能安全要求,应该是目前极少符合以上所有安全标准的国产车规级芯片,也是目前能支持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最强国产芯片。
寒武纪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应该是最早进入大家视线的芯片公司,但该公司更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首款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
同时还有两款用于人工智能芯片IP授权的产品Cambricon-1M和Cambricon-1H,用于手机或者汽车终端上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障碍物识别、路标识别等应用加速。
此外寒武纪也发布了两款用于边缘计算(指在靠近智能设备(终端)或数据源头(云端)的一端,提供网络、存储、计算、应用等能力,达到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更安全的本地数据传输。)的人工智能加速卡,思元220和思元270,在边缘计算中起着提高数据安全、降低处理延时以及优化带宽利用的作用。
性能上思元270满血版(F4)算力达到128TOPS,功耗70-150W,与早期的英伟达Tesla?T4计算卡(算力130TOPS,功耗75W)性能相近,但该卡定位是为桌面环境提供数据中心级人工智能计算力,简而言之就是为台式机配的高性能人工智能加速卡。
地平线
由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于2015年创立的,专注于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芯片。
相比大多数注重硬件算力的芯片公司,地平线更注重以“算法+芯片”为核心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像安卓机与苹果的区别,安卓手机更追求硬件性能,软件系统由不同厂商自己匹配;而苹果手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是一体设计的。
在产品方面,地平线目前拥有用于边缘人工智能的征程二代芯片,算力4TOPS,功耗2W,主要用于自动驾驶中对车辆、行人和道路环境等目标的感知,类似MobileyeQ系列芯片。
此外是用于AIoT边缘计算的旭日二代芯片,算力4TOPS,功耗2W,主要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工业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当然,地平线也推出了基于征程芯片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atrix,其中Matrix二代拥有16TOPS的等效算力,可用于摄像头等传感器的数据感知和融合。预计今年将发布的Matrix三代,将拥有192TOPS的算力,功耗48W,可以竞争特斯拉FSD芯片。
最后
我们整理了目前一些主要芯片参数性能,可以看出,国内自动驾驶芯片在超前研发方面可能与国外老牌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同一起跑时间点上大家的差距并不大,例如黑芝麻芯片产品在性能和功耗上已经可以与特斯拉掰手腕了。
可以预见,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必然是各国竞争的高地,而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对于增强我国自动驾驶行业整体实力来说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蕾]投稿,不代表空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kongqi.org.cn/cshi/202502-7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空气号的签约作者“含蕾”!
希望本篇文章《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空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随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