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

网上科普有关“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轼那个...

网上科普有关“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轼那个宰相坯子,志大才疏的苏轼,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有哪些?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见半沟护城河的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寒食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著时光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得其乐吧。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的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苏轼的关于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如果说李白是唐诗的巅峰,苏轼就是宋词的顶点,纵观整个宋朝词坛,无论是名气还是才华,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即使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王安石,也要稍逊一筹。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崩溃无声,才高八斗的苏轼坎坷不断,从踏入仕途起,挫折与他如影相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凡事都有好的一面,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苏轼的文学潜力充分挥发,许多旷世佳作都是落魄失意后创作,不仅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锻炼出豁达胸襟,看淡得与失,悟透人生真谛,否则写不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佳句。

熙宁八年,四十岁的苏轼接到朝廷调遣令,从杭州前往密州任职,第二年八月份,城北的旧台修葺工作完成,苏轼重新给它命名为“超然台”,据说此名字是弟弟苏辙想出来的。有一天,苏轼冒雨登上超然台,登高望远,观赏烟雨朦胧的景色,顿时来了灵感,写下超然脱俗的一首词,情景交融充满禅意,最后5个字流传千古,可以说家喻户晓。

《望江南·超然台作》

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首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说明当时处于暮春,春天马上就要过去,微风吹来,柳枝随风摇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超然台相对于其他建筑来说,所处的位置较高,一座座被烟雨笼罩的房屋尽收眼底,满城风光一览无余。

上片全部写景,属于诗词惯用的手法,从下片整体都是抒情,转折自然流畅,没有一点生硬之处。“寒食后,酒醒却咨嗟”略显委婉,寒食节刚刚过去,苏轼想起远方的家人,“咨嗟”二字表现出内心的惆怅,有种“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味道。

苏轼与一般的文人不同,他没有沉浸在感慨和思念之中,从“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两句词里可看出,苏轼胸怀宽广,能够较好地进行自我安慰。与其感伤无奈,不如煮上一壶新茶,欣赏眼前的美景,度过短暂的快乐时光。

最后的“诗酒趁年华”,堪称千古名句,意境深远充满禅意,同时表现了苏轼的乐观心态。虽然他年过四十,却保持年轻心态,人老心不老,岁月只是带了些许皱纹,青春年华却永驻心间。得到也好,失去也罢,趁着尚未老去,趁着年华尚在,不如以美酒和诗词为伴,不辜负大好年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李煜 望江南·闲梦远

1.苏轼思念家乡的诗句有哪些

1、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3、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4、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5、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代: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译文: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2.苏轼写的表达对亲人思念的诗有哪些

词·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

3.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

4.苏轼思念妻子的诗有哪些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在字里行间透漏着忧伤和孤独,十年的时间并没有磨灭掉苏轼对妻子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妻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苏轼与妻子一别十年,不敢去回忆却又忘不掉。远在千里的坟墓是不是因为没人陪你说话而感到凄凉。现在我满脸的灰尘,鬓角也变白了想比如果相逢你也认不出来。晚上睡觉做了一个梦突然思念自己的家乡。你坐在小木窗旁边梳妆打扮。四目相对却又无话可说,只有眼泪止不住的流淌。明年的今天,我回去你的坟墓祭拜。

5.苏轼思念家乡的诗句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赏析: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开篇交待时间后即宕笔抒怀写景。“试上超然台上,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三句,写登高望远,春水半壕满城花团锦簇。

春末的美景在超然台上一览无余,极目尽处烟雨濛濛笼罩着散散落落的人家。“暗”字形成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诗酒趁年华”,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烧酒享乐相比,“诗酒趁年华”展现了作者火焰一般人生热情,种种苦难在这火焰下都将被融化。

“趁”字呼应“春未了”,趁春还在年华尚青把酒吟诗莫让年华虚度!旧台翻新以“超然”命名,作者登此台果然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6.关于苏轼思念友人得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7.苏轼写的思念家乡的诗句

1、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8.苏轼思念家乡的诗句

1、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3、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秋凉 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4、念奴娇·中秋宋代: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译文: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

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5、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宋代:苏轼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译文: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望江南闲梦远》

作者:李煜

原文: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释:

1、此词调名一作《望江梅》,又作《忆江南》。

2、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3、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

4、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

5、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6、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赏析:

这首词以闲梦起,梦中所见是清秋。清秋即深秋,是不免引人怀思、惹人烦恼的秋景。全词是一种即景抒情、直笔忧思的写法,开篇即写出作者如清秋般冷寂的心情和孤苦怀远的心境。后面两句具体写清秋的景色,作者是含思而视,凝情相望,秋景自然就有了抹不去的凄清寂寞之感。这首词写秋,秋景凄冷而人单情孤,这是以静写烦。千里江山由大处下笔,愈见作者心境空寥,寒字融情,更显作者的情怀冷寂。芦花深处由小处见意,隐约可见作者无法平复、如波逐浪的烦怨心情,泊字随意,有无系无收之感,恰好是作者身如浮萍、心如孤舟的真实写照。舟实际上是借物写人,以物写心,即物咏情,这些景物虽然本都是秋景中常见,但此情此境中却已别具寓意。结尾一句笛在月明楼,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有人的画面来接续,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笔意翻复,韵致更浓。笛声清远、凛冽,向来有思旧、感怀的用意,向秀《思旧赋》有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句;杜甫《吹笛》也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之句;李煜自己也曾有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句。作者在这里以笛写人,以笛声喻情声,其人孤独,其怀寂寞,其愁悠远,其恨绵长,以一语收全词,词意毕显,寓意深沉。

温庭筠 望江南·梳洗罢

《望江南梳洗罢》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注释:

1、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2、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3、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4、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苹(p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翻译: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

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

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

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现出来。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苹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白苹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在此词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苹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及注释

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见半沟护城河的春水,满城的春花,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寒食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著时光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得其乐吧。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赏析

开成二年(837),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了。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少时二字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老后却使人联想到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了。诗人回首平生,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

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亦忧亦喜,写神情极妙。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白、刘都生于公元七七二年,时年均已六十七岁,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怎能不感慨万千?朋友的衰颜老态,也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怜惜对方也就是怜惜自己。在这无言的凝视和含泪的微笑之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

闲征一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不是仁人志士的不幸吗?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与其说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说是醉于胜管弦的清吟,虽然美酒可以醉人,却不能醉心,一般的丝竹可以悦耳动听,却无法象知己的清吟那样奏出心灵的乐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二句,把闲饮和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一个更字开拓出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哩,大概也更能解愁吧!共君一醉一陶然,既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又不难发现其中有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吗?

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首句少时起得突兀,遂又以老后相对;三句写沽酒,四句忽又牵入相看七十欠三年句。从一时闲饮,推衍到漫漫人生,实在高妙。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工力。

关于“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凌寒]投稿,不代表空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kongqi.org.cn/cshi/202504-10988.html

(134)

文章推荐

  • 如何判断一个服务器性能的好坏

    网上科普有关“如何判断一个服务器性能的好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判断一个服务器性能的好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服务器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是否可用,是否可扩展,是否易用,是否好管理。@天石科技可出售市场主流原装正品服务器

    2025年03月01日
    170
  • 实测教程“白金岛长沙麻将真的有挂吗(战神3下载)

    网上科普有关“白金岛长沙麻将真的有挂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白金岛长沙麻将真的有挂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白金岛长沙麻将真的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

    2025年03月03日
    16
  • 实测教程“羊城牌乐汇系统给你发好牌(windows主题)

    网上科普有关“羊城牌乐汇系统给你发好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羊城牌乐汇系统给你发好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羊城牌乐汇系统给你发好牌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

    2025年03月04日
    11
  • 实测教程“达人麻将为什么老是输”原来真实可以装挂

    网上科普有关“达人麻将为什么老是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达人麻将为什么老是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达人麻将为什么老是输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

    2025年03月06日
    14
  • 分享干货”神兽大厅可以开挂吗”(其实是有挂)

    分享干货”神兽大厅可以开挂吗网上科普有关“分享干货”神兽大厅可以开挂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分享干货”神兽大厅可以开挂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分享干货”神兽大厅可以开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

    2025年03月08日
    16
  • 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的是什么歌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完整歌词

    网上科普有关“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的是什么歌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完整歌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的是什么歌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完整歌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我最喜欢和你一起发生的是由叶琼琳演唱的《你啊你啊》

    2025年03月13日
    209
  • 疫情疫苗有哪几种生物(疫情疫苗分几种类型)

    今天给各位分享疫情疫苗有哪几种生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疫情疫苗分几种类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国产新冠疫苗有哪些品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的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商品名克尔来福,于2021年2月5日批准上市,也是两针接种。康希诺生物的重组新冠

    2025年03月12日
    16
  • 2019年疫情开始的时间(疫情是从2019年什么时候开始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19年疫情开始的时间,以及疫情是从2019年什么时候开始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新冠从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中国新冠疫情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于2022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结束。中国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开始,至2022年底

    2025年03月13日
    18
  • 肺结节最怕三种运动(肺结节最怕三种运动?)

    今天给各位分享肺结节最怕三种运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肺结节最怕三种运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肺部结节可以通过运动消除吗肺部结节不能通过运动消除,但是运动对于肺结节,或者肺部健康,乃至整个全身健康而言,都有益处。肺部结节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加强体育

    2025年03月16日
    24
  • 郑州疫情结束了吗现在(郑州疫情还要多久结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州疫情结束了吗现在,以及郑州疫情还要多久结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郑州封城了吗20221、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在2022年也经历了封城。这一措施是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确保市民的安全。封城期间,市民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大家理解并支

    2025年03月19日
    1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凌寒
    凌寒 2025年04月20日

    我是空气号的签约作者“凌寒”!

  • 凌寒
    凌寒 2025年04月20日

    希望本篇文章《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 凌寒
    凌寒 2025年04月20日

    本站[空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凌寒
    凌寒 2025年04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轼写望江南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轼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