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历史不同。最初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1054年西部、东部教会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正教”即东正教。16世纪,西欧和北欧发生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离出革新教会,统称基督新教,在我国一般把基督新教称为基督教。
2.教会形式不同。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统一的教会,自称“至圣、至公、至一,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罗马教廷为世界天主教中心。基督新教从产生即无统一教会。
3.宗教语言不同。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宗教语言,但现在也允许各地以民族语言祈祷。基督新教从产生之日即主张用各民族语言为宗教语言。
4.对教会与神职的认识不同。天主教认为,人必须通过教会并由神职人员才可以与神沟通,故教会与神职具有神圣性。基督新教则认为,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
5.对神职的要求不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可以结婚。基督新教的神职完全可以结婚。天主教神职须为男性,女性只可为修女。基督新教女性也可以为神职。
6.神职的称谓不同。天主教为主教、神父。基督新教称主教、牧师、长老(加尔文宗)。
7.对圣母、圣徒的认识不同。天主教崇拜圣母玛利亚和圣徒,教堂设圣母、圣徒像。基督新教认为圣母、圣徒都是人,不能崇拜,设置圣像是偶像崇拜,有悖《圣经》。
8.圣事不同。天主教有7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品、终傅、婚配。基督教只保留了两件圣事:圣洗、圣餐(圣体)。
9.仪式不同。天主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注水式(往头上倒水),举行弥撒成圣体时用无酵饼,神职人员领圣体、圣血,信徒一般只领圣体,祈祷时划圣号以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划十字。基督教的洗礼一般是注水式,有时也采取浸水式,圣餐是纪念式的,不像天主教那样认为基督体血的真实临在,祈祷时不划圣号。天主教的十字架多配基督受难之相,基督教的十字架则无此相。
10.节日不同。天主教的节日分为四大节日(也称四大瞻礼,即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一般节日(如耶稣升天节、主显节、天主圣三节、预报救主降生节、耶稣圣体圣血节、耶稣圣心节、普世君王节、圣母无染原罪节、天主之母节等等)、圣徒们的纪念日等,最大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复活节。基督教只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11.《圣经》的版本不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对于旧约中的《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传》(上、下)、《智慧书》、《德训篇》、《巴路克》认为是次经甚至伪经,不予收录。天主教则完全采用。故天主教版《圣经》比东正教、基督新教的《圣经》多7卷。
时光飞逝,转眼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打得非常残酷。由于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许多士兵受伤或阵亡后已血肉模糊,没法辨认。而那些极易损坏的纸质身份牌已不能适应军队的需要,于是金属身份牌便在战火中应运而生了。美军在一战中佩带的身份牌为圆形,由铝制成,在上面压印出佩戴者的部队番号、血型、姓名。当时,参战的各国军队基本上也都配发了金属身份牌,而美军在战争末期更是增加到每人两枚。
二战时期,美军的身份牌又有了新的改进,首先,它的形状由圆形变为椭圆形,在材料上用铝合金取代了铝,使之更加坚实耐用。并且边缘处有一个小缺口。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许多尸体根本无法辨认,有的尸体更是被随便掩埋,当数年后被发现时早已成为了枯骨。而这时,美军的铝合金身份牌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某人阵亡后,其战友会把阵亡者的两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死者嘴里,一枚放在尸体旁边。当死者无法被运回国时,也可以带走一枚身份牌当做死亡证明。
但二战时的美军身份牌有一个缺点,就是各军种的形状都不一样,陆军偏小,陆战队与海、空军的大小也不一样,这给后勤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到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各兵种的身份牌都改为统一的形状及尺寸,同时边缘上的缺口也消失了,比起二战时的身份牌,这种统一的身份牌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其材质采用不锈钢,比铝合金更加坚固耐用。
越南战争期间,50年代研制的身份牌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首先,越战时美军因为在热带丛林作战,所以在军服内穿的都是无领背心或索性什么都不穿,外面只穿一件热带战斗服。这样,不锈钢的身份牌便极易划伤裸露的皮肤。其次,这种身份牌在战斗中,特别是执行潜伏任务时,容易与武器碰撞,发出声响,暴露自己。由于以上的缺点,美国的地面部队及大部分海、空军士兵开始对这种身份牌深恶痛绝,许多人把这种被戏称为狗牌的小金属牌子扔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宗教符号的标志或和平纪念章。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军方对这种身份牌又做了改进。先是在牌子四周包上一层塑料薄膜以改善其上述缺陷。这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由于塑料膜不结实,容易磨损,所以很快就不用了。很快地,一种新的改进方案被提了出来,就是在其四周套上橡胶圈。这样,不锈钢身份牌的上述缺点就不存在了,美国大兵们又把这些小牌子重新挂到了脖子上。
A 圆形单侧打孔,尺寸:半美圆银币左右;
B 圆形两侧打孔,尺寸:半美圆银币左右;
C 椭圆形单侧打孔,尺寸:宽1.25英寸(3.18厘米),长1.5英寸(3.81厘米);
D 椭圆形两侧打孔,尺寸:宽1.25英寸(3.18厘米),长1.5英寸(3.81厘米);
E 长方形两端圆头,有一个V形切口,单侧打孔,尺寸:宽1.125英寸(2.86厘米),长2英寸(5.08厘米);
E 长方形两端圆头,单侧打孔,尺寸:宽1.125英寸(2.86厘米),长2英寸(5.08厘米)...... 简介:
1 官方正式使用始于1916年;
2 材质:铝;
3 身份牌数目:一个或两个;
4 身份牌链:编织布带,绕在布条外;
5 身份牌标识制作:蚀刻或冲压;
6 第一面内容:冲压刻制个人数据;
7 第二面内容:空白或蚀刻右食指指纹或刻制AEF军人号(自1918年开始)
注:在一次大战中被编入驻法国的美国远征军(AEF 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s)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A型和B型狗牌,1921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手册说明:...授权在目前装备(指身份牌)用完之前海军陆战队身份牌的使用,之后将使用海军制式的身份牌(C型身份牌)。一二战之间的时期以及二战开始阶段身份牌不是标准装备。在1940年1921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手册写到:...身份识别牌将在‘战时或国家紧急状态'时做为正式列装。 1 名的缩写及姓
2 军阶及任命日期,按月、日、年的顺序-如 1.5.16.
3 连队(自1917年开始)-如 95 CO.
4 团或军(自1917年开始)-如 6 REG.
5 USMC 1 名的缩写及姓
2 入伍日期,按月、日、年的顺序-如 7. 1. 18.
3 军阶(自1917年开始)-如 PVT.
4 连队(自1917年开始)-如 95 CO.
5 团或军(自1917年开始)-如 6 REG.
6 USMC 简介
1 官方正式使用始于1921年(最初的美国海军制式身份牌 );
2 材质:蒙耐合金(注2)或抗腐蚀材料(黄铜、不锈钢等);
3 身份牌数目:两个;
4 身份牌链:蒙耐合金在棉条外,或蒙耐合金链,或钢索外包塑料套等;
5 身份牌标识制作:早期制式样品为蚀刻(注3),后期为冲压;
6 C型身份牌正式使用-见于192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手册(单侧穿孔型)
7 D型身份牌正式使用-见于194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手册(双侧穿孔型)
注2:蒙耐合金材料为抗腐蚀的镍铜合金,含少量铁和锰的成分。
注3:早期制式身份牌在第一面蚀刻手写个人数据,第二面蚀刻右食指指纹。身份牌刻制内容:这是统一格式,但各单位的身份牌的格式可能会有不同,下图显示了1941年至1945年间不同的身份牌格式,其中L.DIAMONDS的身份牌蚀刻制作的一个例子,而且其数据是以海军(USN)的格式制作的。(见USMC在身份牌上的位置)
第一行:姓
第二行:名及缩写(或只有缩写)
第三行:军官军阶或士兵服役号-12345,123456或1234567,并留出三个字符的空格至右侧信仰栏,宗教信仰只用首字母表示,如C表示天主教(CATHOLIC),H表示犹太教(HEBREW),P表示新教(PROTESTANT)
第四行:以字母T开始的破伤风疫苗注射日期(如T-8/40)和血型-A、C、AB或O
第五行:USNC或USMCR 1 官方正式使用始于1940年(最初的美国陆军M-1940身份牌);(注4)
2 材质:蒙耐合金、黄铜或不锈钢;
3 身份牌数目:两个;
4 身份牌链:珠串式不锈钢链;
5 身份牌标识制作:冲压;
注4:在二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制式身份牌为C和D型,美国陆军M-1940身份牌在海军陆战队的广泛使用是在二战结束后开始的。在目前能收集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使用的M-1940身份牌上多数没有刻制破伤风疫苗注射日期,而该日期是二战中C型和D型狗牌的标准内容,因此这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使用的M-1940身份牌应该是二战后或二战晚期的。战后M-1940身份牌逐步代替了C型和D型身份牌。 身份牌刻制内容:这是统一格式,但各单位的身份牌的格式可能会有不同。
第一行:姓
第二行:名及缩写(或只有缩写)
第三行:服役号-12345,123456或1234567
血型-A、B、AB或O
首字母BT(BLOOD TYPE 血型)也有使用。(见下图)
第四行:USNC或USMCR
第五行:宗教信仰
只用首字母,如-C表示天主教(CATHOLIC),H表示犹太教(HEBREW),P表示新教
(PROTESTANT)
使用全称,如-CATHOLIC, HEBREW, PROTESTANT 简介
1 官方正式使用始于1959年(与所有美军单位相同)
2 材质:不锈钢;
3 身份牌数目:两个;
4 身份牌链:珠串式不锈钢链;
5 身份牌标识制作:冲压;
身份牌刻制内容:这是统一格式,但各单位的身份牌的格式可能会有不同。
第一行:姓
第二行:名及缩写(或只有缩写)
第三行:服役号-12345,123456或1234567
社保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123 45 6789(自1965年开始使用)
血型-A、B、AB或O以及Rh因子(注5)
第四行:USNC或USMCR以及防毒面具尺码-XS, S, M, L, XL
第五行:宗教信仰使用全称,如-BAPTIST, CATHOLIC, EPISCOPAL, HEBREW, PROTESTANT等
备注:
越战时期身份牌的陆军士兵号开始有前缀了,例如大家看到的RA就是Regular Army(常规陆军,指志愿入伍者),US(强行征召入伍者),NG(National Guard 国民卫队),ER(Enlisted Reserve 应征后备役者),O(Officer,军官)。社会保险号码为9为数字,1967年,美国陆军引入社会保险号码后,一直到1969年这期间,身份牌上两个号码是并存的,到了1969年后,身份牌上的识别号码就只有社会保险号码了。宗教信仰那一栏也有所改变,如果一个士兵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话,该栏不再是空白,而是打上NO PREFERENCE。而现役身份牌中,除了陆军以外的军种在身份牌上都会打上相应的军种名称,例如USN,USMC,USCGR,USAF等。
关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谷柳]投稿,不代表空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kongqi.org.cn/cshi/202504-143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空气号的签约作者“谷柳”!
希望本篇文章《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空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